旧小区加装电梯是考验小区自治的考题
如今社会老龄化加剧,不少住宅旧小区的老人家,都盼望能加装电梯可困难重重。既有住宅增设电梯,不是技术问题,不是行政问题,而是一个小区自治考题。其最终目的不仅是装好电梯,还要在“装电梯”和“反对装电梯”两种意见中寻求最大公约数。反对者不能因私心阻碍大众获得便利,支持者也要警惕“多数人对少数人的凌驾”,双方都别“较真”,才能把好事办好,提升小区的整体福祉。
南京在《实施办法》中明确,增设电梯需满足“双2/3业主同意”和“专有部分业主同意”两个条件。事实上,这也是广东、浙江、武汉、厦门等省市的政策标准,有着相应的法律依据。物权法第73条规定:建筑区划内的绿地、公共场所属于业主共有;第76条明确指出: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应当经“双2/3”业主同意。因此,将增设电梯的表决比例也设为“双2/3”是合法合理的。
小区居民的分歧在于,各自对法规政策的解读都过于“较真”,有失偏颇。支持者认为2/3业主同意即可申请,无需理会反对者意见,但按照《实施办法》,如果占用了低层业主的“专有部分”,则必须征得对方同意。而反对者则往往夸大自己的损失,滥用一票否决权——电梯加装后如果并未侵占低层业主的专有物业,且通过规划部门审批,符合国家相关设计施工标准,就不存在所谓的“一票否决权”。在政策推广实施中,管理部门必须充分宣传,厘清概念,避免有人曲解误读。
不过,在厘清概念之后,就能一是一、二是二,黑白分明了吗?法庭上可以,在小区业主自治上却不行,小区自治贵在协商、妥协、求同存异;不能只问对错,不讲感情。在既有住宅增设电梯上,政府的职责是做好服务:制订实施办法,完善审批流程,给以资金补贴等;至于到底要不要装,还得小区业主们自己拿主意。无论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必须学会换位思考,大家的初衷都是为了小区更宜居,更和谐。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多些理解,多些包容,方能海阔天空。
当然,各职能部门在服务上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例如进一步健全协商机制,建立协调平台,强化街道、社区等基层组织的指导协调作用;同时对低层业主的利益补偿机制也应尽快出台,杜绝不切实际的漫天要价;另外,还需进一步细化实施办法,如广东明确了新建电梯的技术标准,将电梯井与底层住户窗户的投影净距小于6米定义为“严重遮挡”。标准越细、越明确,就越能避免业主互相扯皮,越有利于达成共识。
同类文章排行
- 老旧小区改造怎么改?广日电梯建议加装电梯
- 番禺区启动老旧小区成片连片加装电梯工作
- 广日电梯关于旧楼加装电梯政策宣讲活动第二站完美收官
- 老楼加装电梯流程麻烦吗?为您答疑解惑
- 梅州市给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实现电梯梦
- 广州多区加快推动旧楼加装电梯工作
- 广日电梯针对番禺区旧楼加装电梯政策地推宣讲活动圆满落幕
- 怎么办好加装电梯这件事?广日电梯来帮忙
- 广州市制定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办法
- 广日电梯浅谈老旧小区有没有必要加装电梯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