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小区加装电梯究竟有多难?
作为近年来杭州第一项由群众自行发起、自行筹资实施的民生工程,加装电梯不同于以往由政府大包大揽的工程项目。它坚持“业主主体”原则,若业主意见无法统一,加装电梯从开始就无法推进。据悉,望江街道因业主反对无法安装的单元数就高到86个,近八成“装梯计划”在民意征集阶段就泡汤了。
“担心出现采光、通风、噪音等问题,一般来说一楼、二楼业主反对的声音较多。”望江街道加装电梯工作相关负责人陈江表示,“我们街道的小区是学区房,为孩子上学搬来的新业主也比较多。担心孩子乱按电梯带来的安全隐患,年轻父母对于加装电梯也会有所顾虑。”
为了解决民意统一难题,《实施意见》中,将原“经全体业主同意”转变为“两个三分之二以上业主同意且公示无书面反对意见”的申请门槛。如此一来,虽然有一定成效,但是《实施意见》中还规定,协议公示期间,只要有一人提出书面反对,哪怕是原来签名过的业主突然反悔了,社区就不能盖章备案。
加装电梯的想法是否能落地,牵头人的存在和作用相当关键。在牵头人的选择上,望江街道的经验是,尽量满足这两个条件:一是社区比较有威望的老居民;二是住在中低楼层。前者大家比较了解他的为人处世,说话做事大家比较信服,而后者在加装电梯中的获益没那么明显,在做其他住户的思想工作时更有优势。
通过实地考察勘探,房子本身有问题或周围环境不适合加装电梯,硬件条件过不了关,有“硬伤”的也装不上电梯。在望江街道,这样有“硬伤”的单元楼有23个。
常见的“致命硬伤”包括:楼间距过窄,设计单位做日照分析后,判定无法达到日照标准;单元楼年久失修是危房;加装过程中会影响到高压线;和马路间距过小,电梯超过住宅红线等等。通常,这些“致命硬伤”总包单位在初步勘测时就会发现。
另一块“硬伤”有修补的可能性,但会大大延缓加梯进度,最常遇到的是管线改迁问题。加装电梯一般需要挖1.2米左右深的基坑,下挖的过程中首先可能会碰到电线、煤气管道、光缆等管线,再往下挖还可能会遇到雨水、污水管道、化粪池。
“管线改迁是个费时、费力、费钱的活,不是一个电话打过去,相关部门就派人来改造了。”广日电梯加装部工程师说,“比如,涉及电线改迁,需要向电力局发函,经过层层审批安排,等电工过来查看、出具改线方案,基本需要一两个月的周期。加梯进度可能就随之后延了一两个月。”
而曾经发生过的任何一点邻里小恩怨,都可能成为压垮加梯计划的“最后一根稻草”。遇到这样的情况,就需要牵头人、社区从中调解,尽力打开邻里间的心结。
同类文章排行
- 老旧小区改造怎么改?广日电梯建议加装电梯
- 番禺区启动老旧小区成片连片加装电梯工作
- 广日电梯关于旧楼加装电梯政策宣讲活动第二站完美收官
- 老楼加装电梯流程麻烦吗?为您答疑解惑
- 梅州市给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实现电梯梦
- 广州多区加快推动旧楼加装电梯工作
- 广日电梯针对番禺区旧楼加装电梯政策地推宣讲活动圆满落幕
- 怎么办好加装电梯这件事?广日电梯来帮忙
- 广州市制定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办法
- 广日电梯浅谈老旧小区有没有必要加装电梯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