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街道将加装电梯作为社区“一号工程”
静安区临汾路街道是上海典型的纯居住型售后公房社区,1587个楼组中9成没有电梯,居住在三楼以上无电梯多层住宅中的60岁以上老年人多达1.3万人,加装电梯成为临汾社区居民的最大诉求。
街道将“加装电梯”作为社区“一号工程”,探索党建引领加装电梯,推动加装电梯在临汾社区从“个案”走向“批量”。去年1月至今,街道辖区内启用、在建、在批的加装电梯达到了64台,17个无电梯居民区有16个实现了加装电梯零的突破。
临汾路375弄小区1号楼的电梯很特殊,是临汾社区加装的第一台电梯。
1号楼居民向居委、街道提出了加装电梯的想法,街道选派了街道干部到小区作联络员,与居委干部一起挨家挨户排摸情况:1号楼60岁以上老人占8成以上,楼内居民加装电梯意愿强烈。
了解到居民的迫切需求,街道党工委决定:以临汾小区1号楼作为街道首个加装电梯试点。可当加装电梯的提议被正式提出后,楼内却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一户户上门做工作,几乎用了整整一年,最终整栋楼的居民达成共识。
没想到进入施工阶段,又有问题来了:隔壁楼组居民提出,新加装的电梯可能影响到本楼组的采光,要求更换位置。又用了近半年,最终取得整个小区三分之二业主的同意。
去年1月,1号楼电梯竣工了。
为让加装电梯速度“跑”起来,街道创新方式方法,探索解决路径。总结临汾小区1号楼加装电梯经验,街道找出推进中的堵点难点,居民关注的焦点重点,一一破解,在其他加装电梯小区、楼栋推广。
加装电梯的目的是改善居民居住条件,让社区生活更美好。在临汾社区,加梯工作并非简单地“一加了之”。街道将加装电梯作为一项暖心工程,让所有居民都能因这部电梯的存在而高兴、而受益,都有获得感,社区的氛围自然更融洽。
如今,临汾路街道与同济大学智慧城市与电子治理研究所共同开发的“数字驾驶舱”已经投入应用,针对前期已成功加装电梯的楼组居民,从社区参与、年龄结构等7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形成“群体画像”。这为基层干部有针对性地开展群众工作提供了“精准范围”,可以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
同类文章排行
- 这个街道将加装电梯作为社区“一号工程”
- 电梯维保从“重维保过程”向“重维保效果”转变
- 好消息!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即将能用这笔钱了
- 加装电梯低层住户总反对?政府出台新规破僵局
- 上海市首台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后续情况如何?
- 长春市正在进行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
- 济南市制定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办法
- 安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申请流程是什么?
- 杭州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资金如何筹措?
- 荔城区优化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审批流程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