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降低了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门槛
近年来,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的呼声越来越高,“加装电梯”已连续3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2018年政策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加装电梯”,到今年加装电梯由试点步入规模化运作,老旧小区的电梯上楼路走得日渐熟稔。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小区加装电梯仍不顺利。
为解决加装电梯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北京市发布的《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手册》首次明确,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单元三分之二以上业主同意,其他业主不持反对意见即可实施。相较于此前100%居民签字同意的前置要求,新规定极大降低了加装电梯的门槛。
近年来,北京市一直积极推进老楼加装电梯工作。今年,更是将其列入了市政府为民办的实事之一,老楼加装电梯力度继续提升。
从2010年到2016年,北京一共完成了255部电梯的加装。到2017年,这个数字一年内就达到274部,超过过去7年的总和。到2019年,北京已累计完成1462部电梯安装,但仍有较大缺口。
在北京多个老旧小区电梯加装中,低层住户无须分摊费用,但出于噪音、采光、安全、隐私等方面担心,低层住户成为反对加装电梯的主要群体,取得住户同意是加装电梯遇到的最大难题之一。
除了小区居民意见难以协调以外,改造规模较大、整体成本较高、盈利模式待解也是加装电梯推进较慢的原因。
2019年2月,北京四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市区财政补贴政策的函》明确,加装电梯市级财政补贴每部64万元,各区结合实际制定补助政策,其余资金由企业、个人承担。
加装电梯除了电梯本身的费用还包括电梯管井、线路改造和敷设、各种配套设备的资金。在政府补贴基础上,企业仍需垫付30万~40万元。这笔钱大概需要通过20年电梯运行才能逐步收回成本,加上补贴审批流程较长,从电梯投入使用算起,补贴实际到款时间需1年~2年。
目前北京市多数已加装电梯的小区,采用的都是代建租用的模式,由第三方公司出资建设电梯,居民按五年一期的方式交租赁费。但这种模式,也使运营公司承担着日后收不来费用的风险。
同类文章排行
- 加装电梯低层住户总反对?政府出台新规破僵局
- 上海市首台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后续情况如何?
- 长春市正在进行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
- 济南市制定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办法
- 安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申请流程是什么?
- 杭州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资金如何筹措?
- 荔城区优化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审批流程
- 海盐县首台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开工
- 钦州市第一台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交付使用
- 丽水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常见问题解答来了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