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小区需要电梯下楼的老人越来越多,政府急需为次立法保障
上海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越来越多的老年业主下不了楼,成了“悬空老人”,这不仅是一个地方的问题,放眼整个中国都是一个大难题,住宅加装电梯就成为解决这难题的关键之一。
据有关部门统计,上海约有多层住房 25 万幢,以每幢 20 户计算,预计有 500 多万住户,其中老公房里的老年业主的比例大大超过新建商品房小区。
上海市政协常委、对外友好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王禄宁等在提交给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联名提案中,建议政府适时出台进一步规定,鼓励符合条件的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从法律层面保障旧式公房加装电梯合理性和必要性,同时简化审批流程,实行一门式受理、一条龙服务。
建造于 2014 年之前的住房,尤其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的大量老公房,多为六层七层的,都没有电梯。以工薪阶层老年人居住为主的旧式公房配备电梯的事宜推进较为迟缓。
虽然政府出台很多措施政策给多层住宅安装电梯亮起绿灯,不过其进度还是非常缓慢。
通过调研中,王禄宁发现多层住宅加装电梯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障碍:
一是协商难。根据上海市相关文件规定,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须经二次征询:第一次,增设电梯所在楼须 90%业主同意,若涉及占用小区土地或专有部位,征得相关权利业主三分之二以上同意,第二次,改造方案和资金筹措方案,须加装电梯幢业主三分之二以上同意并签订改造协议。
二是办理难。尽管目前的安装项目的审批程序已经简化,可对老年人而言,仍然手续繁复。既要了解报批程序,一趟趟地奔走,又要有工程、财务知识,难度甚大。项目申请设计的部门很多,除了房管、规划、建设施工等部门,还有消防、绿化、卫生等部门,没有一位热心公益、熟悉业务的业主去具体操办,项目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三是建设施工难。老年人不熟悉项目施工的有关技术规定和规范,因此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往往不充分,以至造成施工中经常得到“黄牌警告”。目前安装电梯的成本区间大,有 60 万元左右,也有 30 万元的。由于缺少技术部门的指导和社区管理者的支撑,很多准备加装电梯的老年业主感到困难重重,缺乏足够的精力去应对。
针对上述难点,王禄宁建议加强立法,推进“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他建议政府适时出台进一步规定,鼓励符合条件的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从法律层面保障旧式公房加装电梯合理性和必要性,切实提高特大型城市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能力。
王禄宁同时建议应该简化流程,实行一门式受理、一条龙服务。“借鉴其他省市经验,在社区行政服务中心专设老房加装电梯一条龙服务窗口和一站式办公的服务,专门受理和办理有关审批手续,特别要增加咨询服务方面的宣传资料和面对面的咨询服务,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王禄宁建议让专业社工和志愿者参与指导业委会做好前期的协商,支持加装电梯主体顺利履行申办程序,在有条件的街道、镇下,设立一个专施其职“电梯办理窗口”,专门受理业主加装电梯的咨询,发动居委会积极为居民加装电梯提供各类服务,没有业委会的老公房可以由居委会代为提出申请。
他还建议,住房修建协会可以根据民众需求推出“清单”,即有资质的设计、施工企业清单、加装电梯的费用标准清单,供居民选择。行业协会要加强对施工项目的事中、事后管理与服务,各区旧住房改造实施单位,可以结合旧房改造,接受居民委托,将加装电梯项目一并实施。
同类文章排行
- 加装电梯低层住户总反对?政府出台新规破僵局
- 上海市首台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后续情况如何?
- 长春市正在进行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
- 济南市制定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办法
- 安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申请流程是什么?
- 杭州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资金如何筹措?
- 荔城区优化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审批流程
- 海盐县首台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开工
- 钦州市第一台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交付使用
- 丽水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常见问题解答来了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