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加装电梯不能“一票否决”
今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应继续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切实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在这几天的北京市人代会分组讨论时,旧楼加装电梯成了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按需分类改造
人大代表段淑珍来自海淀区建筑行业协会。本次人代会开幕第二天,包括她在内的30位人大代表共同提交了一份关于老旧小区探索分类改造的议案。
北京市2012年启动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范围涉及上世纪90年代以前建成并投用的住宅小区。目前的改造分为节能保温和抗震加固两方面,主要着眼建筑安全,但对居民生活的便利性、舒适性关注较少。
段淑珍表示,其实老旧小区问题很多,最突出的是停车难、管线老化、供电紧张等。以前家用电器少,现在样样都要用电,原来的电容根本不够使。
她建议,这么多项目都应纳入下一步的改造中。按照每栋楼不同的需求,进行分门别类的改造。对于改造后居住条件仍不理想的,可以试点“拆旧建新”。
加装电梯不能“一票否决”
人大代表安丽娟走访了很多老旧小区居民,没有住宅电梯是居民抱怨最多的。
要安装电梯,技术、资金都不是最大的问题,往往卡在“业主一致同意”这一条上。低楼层住户觉得电梯噪声大、占空间,自家又用不上,加装电梯的事总是不了了之。
“呼吁了这么多年,直到现在,加装电梯还是没有实质性进展。难归难,但还是得认真推动、多方协调。”安丽娟建议,加装电梯应更多地从老年居民的利益考虑,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而不能给居民“一票否决权”。比如把居民100%同意变为2/3多数同意,并且在一定期限内不表态就视为同意。
允许由受益者付费
改造的项目多了,标准提高了,所需资金也必然大量增加。目前,老旧小区改造的资金来源以财政资金为主,尚未形成可持续的投融资模式。人大代表潘利群则认为,如果多方筹资之后改造资金还不够,可以在居民自愿的基础上,试点由受益者自出一部分资金。
改造工程以单项施工为主,修缮、加固、节能、加装电梯等项目先后分多次改造,造成重复进场、多次扰民,效率也比较低。应一次性把问题盘点清楚,统一实施改造。
不少老旧小区中老年人过半,但小区内部缺少无障碍设施。潘利群说,未来房地产建设应向“涉老社区”的方向转变。此前几十年,商业地产的目标人群多为中青年人。但随着老龄化的发展,必须增加对老人的贴心服务。
同类文章排行
- 加装电梯低层住户总反对?政府出台新规破僵局
- 上海市首台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后续情况如何?
- 长春市正在进行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
- 济南市制定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办法
- 安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申请流程是什么?
- 杭州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资金如何筹措?
- 荔城区优化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审批流程
- 海盐县首台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开工
- 钦州市第一台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交付使用
- 丽水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常见问题解答来了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