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批量为旧楼房加装电梯 “样板”已落成正式投运
位于上海静安区临汾路375弄的临汾小区1号楼前,聚集了几乎半个小区的居民,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原来,临汾小区首个老房加装电梯今天在1号楼正式运行了。住在1号楼内的居民自然喜不自禁,为何其他单元的居民也跟着激动?原来,1号楼这部电梯只是小区的“样板电梯”,该小区还有11部老房加装电梯已经完成立项,下一步将进入到项目审批环节,不久这些单元的居民也将用上电梯。
除了1号楼这部电梯,从今年9月到现在,“悬空老人”集中的临汾小区已完成11部电梯的立项,而在另外7个同样“悬空老人”集中的居民区中,每个居民区至少有1部以上加装电梯完成了立项。
给老房加装电梯是临汾社区居民的“刚需”。“临汾社区是纯居住型社区,房屋整体比较老旧。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较小、以工薪阶层退休者居多,他们换房的能力有限,再加上居民多在社区生活多年,也较喜欢社区氛围,换房意愿也不高。为了居民未来生活的长远考虑,街道将‘悬空老人’定义为‘居住在3层楼以上的60岁以上老人’,发现辖区内有1.3万人,首部加装电梯成功的临汾小区每个单元平均有悬空老人高达9.26个,而整个临汾社区中没有电梯的老房高达1500幢楼。”街道党工委书记俞林伟说,因此,在临汾社区只有实现“批量”加装电梯,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才有意义。
在学习了其他小区加装电梯的经验后,街道发现居民自治加装电梯中存在不少“雷区”,要尽量引导与支持,避免这些“雷区”。如,加装电梯临时党支部为居民列出电梯建设、设计、监理单位的“正面清单”,让居民从中选择。“列入清单的单位必须具备良好资质,在电梯设计、施工等方面有足够的经验,熟悉老房装电梯的操作流程,此举减少了居民自治安装电梯的后顾之忧。”俞林伟说。又如,电梯安装后存在维护保养的问题,临时党支部在加装电梯申请阶段就参与物业和居民间的沟通,敦促物业将加装电梯纳入管理范围。
如今,根据临汾小区1号楼加装电梯以及其他单元立项加装电梯的经验,综合考虑临汾社区的现状,街道编制完成了了《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指导手册》《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群众工作指导手册》,两本指导手册分别指导施工全过程与居民自主加装电梯的群众工作。
对老房加装电梯的资金问题,街道也将进行一些探索。按照相关政策,目前市区两级财政对老房加装电梯项目补贴40%的费用,还有60%的费用需要居民自筹。对部分由于家庭困难等客观原因无力筹款的居民,街道将尝试多种渠道解决其资金难题。如,在其他业主同意的情况下,免除此类居民的出资;通过社会捐赠方式解决;居民采取分期付款方式,等等。对因为需要安装电梯而要进行的电机扩容、移位等明显超出居民可承受范围的费用,街道采取多种渠道进行解决,不再由居民出资。
同类文章排行
- 加装电梯低层住户总反对?政府出台新规破僵局
- 上海市首台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后续情况如何?
- 长春市正在进行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
- 济南市制定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办法
- 安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申请流程是什么?
- 杭州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资金如何筹措?
- 荔城区优化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审批流程
- 海盐县首台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开工
- 钦州市第一台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交付使用
- 丽水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常见问题解答来了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