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带病”电梯仍在运行?
电梯作为服务于人们生活中的常用工具,其安全问题一直备受瞩目。特别是近几年发生在各地的电梯“吃人事件”,更是引发社会公众对电梯安全问题的担忧。
在北京市电梯商会专家委员会彭主任看来,80%以上的电梯事故都是由于后续的检修保养不到位造成的。而这与特种设备的检测、维修、更新等操作规程不规范也是息息相关的。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目前也存在不少的“高龄”电梯,其零部件趋于老化,有的甚至“带病”运行,更是让人提心吊胆。
资金匮乏“高龄”电梯的数量确实不在少数。根据北京市质监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底,北京市电梯总量达20.1万台,其中使用年限在10年以上的便有2.7万台。另外,今年3月中旬,杭州市发布的《电梯安全状况白皮书》中便指出,截至2016年年底,杭州市超过10年以上的在用电梯超过2.5万台。
那么,为何老化电梯的用户以及相关的管理部门明知其“有病”,却让它们继续“带病”运行呢?
北京市电梯商会会长缪步升表示,首先,在政府的管理层面,没有专门的部门负责电梯的管理工作。致使责任不明确,管理不到位。
广日电梯了解到,目前,无论在电梯维修保养单位、电梯生产厂家还是物业公司的管理上,都存在很大的问题。根据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有关规定,电梯应当至少每15日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但根据业内人士的透露,很少有使用单位会遵守这一规定。
而究其主要原因,还是与资金匮乏有很大关系。一位来自某电梯工程公司的技术人员指出,电梯的保养、维修、改造甚至是更换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这项资金却迟迟不能到位。尤其是在一些产权不清的老旧小区,资金由谁出的问题始终存有争议。
上述技术人员表示,目前,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界定何为老旧电梯,也未规定电梯强制报废年限。只是为了便于管理,质监部门一般会将使用寿命在10年或15年以上的电梯列为重点监管范围。
但由于每台电梯的运行情况各有不同,其自身的状况也有所不同。这便很难以一个具体的年限规定何为报废。
事实上,关于老旧电梯的问题还不仅限于此。一些区域在电梯的数量设置上也没有匹配好。有些区域要求设置2-3台电梯,但真正设置时却只设置1-2台电梯。另外,在电梯的载重量设置也有些不规范。有些场所要求设置1000公斤载重量的电梯,但在最后却只设置了800公斤载重量的电梯。这就致使电梯的使用率增大了,损耗自然加大。
除此以外,在一些住宅楼的电梯安装完后,相关部门没有进行严格的检测检验工作。
同类文章排行
- 加装电梯低层住户总反对?政府出台新规破僵局
- 上海市首台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后续情况如何?
- 长春市正在进行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
- 济南市制定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办法
- 安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申请流程是什么?
- 杭州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资金如何筹措?
- 荔城区优化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审批流程
- 海盐县首台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开工
- 钦州市第一台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交付使用
- 丽水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常见问题解答来了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